首页 / 资讯中心 / 趋势研究/清华大学发布《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全球专利观察》报告

清华大学发布《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全球专利观察》报告

发布时间:2017-06-12 分类:趋势研究 来源:中国经济网

近日,由清华大学全球产业4.5研究院主办,清华经管学院MBA教育中心、清华MBA交通物流协会、民生证券研究院、新能源汽车网协办的“智能网联汽车未来之路——以专利透视全球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趋势”研讨会在京举办,研究报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全球专利观察》同期发布。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大幅度提升、产业规模快速扩张和动力电池产业链日趋完善,支撑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实力也不断增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正迎来加速增长的窗口期。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联合印发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培养成若干家进入世界前10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智能网联汽车与国际发展同步。

研讨会上,来自清华大学、国家信息中心、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长安汽车北京研究院、北汽集团经济管理研究所、四维图新、清智科技的学者专家与一百多名观众就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与挑战、竞争力提升、商业化和产业化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钱小军致辞说,清华大学是国内外汽车工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重要场所,培养高层次、高素质汽车业科技和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汽车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未来汽车是智能的、联网的,会极大地改变我们的出行乃至生活方式。

在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主任杨殿阁看来,智能网联汽车将重塑交通体系。他说,新能源汽车只是换了一种能源,就引发了如此大的变革,而智能汽车还将带来道路交通、法律法规、道德准则等领域的重大变革。未来无人驾驶汽车不仅是行驶在现实的道路上,更是行驶在“数字城市”里面,虚拟城市的提供者是谁、车辆的控制权在谁手中、产品的精度如何都会影响车辆的安全性。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指出,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是快速提升中国汽车工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他分析说,下一步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从政策推动转向市场驱动,到2020年有可能达到140万辆到200万辆之间,2025年有可能到200万辆到300万辆,为下一步的智能网联发展提供很好的基础。国内良好的互联网应用环境和自主品牌发展智能化和网联化的强烈愿望,都将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提供契机。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则认为,汽车工业做大做强离不开零部件企业。 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大背景下,整车企业应该带动零部件企业同步开发,国家家在政策上也应给予零部件企业相应的支持。

研讨会上,清华大学全球产业4.5研究院副院长李东红发布了最新研究报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全球专利观察》。该报告从研究方法论、总体情况、地区分布和相关企业状况几大板块展开论述,为智能网联汽车全球专利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李东红认为,最近十数年间智能网联汽车相关领域的专利技术增长与分布格局表明,智能网联汽车已经成为汽车业重要的未来走势,中国企业在该领域的技术进步开局良好,后续需要更加紧密地围绕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路线寻求创新突破,提升专利技术质量,推动专利技术国际化,把握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中的重要机遇。

来自企业的代表结合自身的发展实践分享了对行业的看法。长安汽车北京研究院院长吴礼军对比了传统汽车和互联网汽车在诸多方面的异同。经过几年的发展两者已经从竞争关系逐步转变为融合协作的关系,吴礼军认为中国汽车品牌应通过共赢一起打造智能汽车的未来。四维图新CTO戴东海以自动驾驶和高精度地图两个具体的技术案例描述了行业未来发展趋势,认为共同协作与国际化能够为汽车行业打造一个更好的发展生态。清智科技联合创始人罗剑以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为视角针对行业未来的出路分享了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