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新规划:每年各区至少建3000个泊位缓解停车难
发布时间:2017-06-13 分类:行业资讯
“智慧城市是一个包含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全新智慧生活系统,而智慧停车将是步入智慧城市的必经环节。”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王贤茂提出了 “关于发展智慧停车系统案”,在中心城区建立城市停车管理云平台,创建APP,通过手机准确定位空闲停车场等建议,为市民出行节省交通时间,缓解城市的拥堵状况。前天,市政协组织协商督办重点提案活动,走进青岛火车站立体车库建设项目、禹城路人防改造停车场项目和市级智能停车一体化平台项目现场视察,听取有关部门对提案办理情况的介绍。
调研
立体停车拓宽城市停车
“根据‘潮汐’变化的方式和交警部门的视频监控可以发现,青岛市区的三大区域停车最让人头疼,分别为:居民小区、商业区、医院。在各个小区、商贸区等高密度人群活动场所,缺乏相应的配套公共停车场所,而且绝大多数停车场属于平面停车场,停车数量极其有限,停车位数量空缺较大。”市政协委员王贤茂经过走访调研后提出,城市商贸、文化等高密度人群活动场所缺乏配套公共停车场所,是产生停车难问题的重要原因。停车场的修建改造速度慢于机动车增加速度也是造成停车难的主要原因之一。与此同时,现有停车场规划设计不合理,造成停车场空间利用不够。尽管在城市总体规划和交通规划中或多或少地涉及了停车场,但停车场规划重视程度仍然不够,设计规划停车场时未能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设计理念和规划方法。王贤茂表示,根据调查结果,一辆汽车95%的时间处于停放状态,因此,停车资源的时空错位共享只能是一种辅助形式,立体停车将是拓宽城市停车的必要手段。把智能化、信息化的技术与立体化、机械化的停车设备结合起来,是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停车。
建议
建立城市停车管理云平台
王贤茂建议,在中心城区建立城市停车管理云平台,创建APP,即可通过手机准确定位空闲停车场,节省交通时间,舒缓拥堵。“由政府或企业建立统一综合管理平台,对于小区内白天无人使用或企事业单位晚上无人使用的车位,联合平台、业主、物业,按合理收入分成,提供一定车位作为临时停车位。 ”王贤茂说,对于较为隐蔽的老停车场,也可以通过平台搜索到。
王贤茂建议政府应及早介入,提前规划,大力推动和发展城市立体停车场建设。在未来城市的发展规划中充分考虑立体停车的可能性,降低未来改造不必要的成本。同时,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和发展立体停车设备的制造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生产能够满足机关、社区等不同特点的立体停车设备,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修建收费性立体停车场缓解城市停车难的问题。
视察
年内完成“共享停车”试点项目
提案督办活动走进停车场改造、建设项目和市级智能停车一体化平台项目现场视察。禹城路人防停车场改造工程位于禹城路早期人防设施,2016年8月30日确定对该人防设施进行改造,建设地下智能立体停车库,项目建成后将对解决青大附院周边停车难和周边道路交通拥堵问题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正在对洞体实施加固,计划6月份启动洞内基坑开挖,计划2017年底前完成设备安装调试。
青岛市智能停车一体化平台项目覆盖青岛市中心城区,包括静态交通数据中心、监控指挥中心、城市级智能停车信息平台、道路泊位智能化改造、路外停车场智能化建设改造。利用 “互联网+”技术,推动停车信息互联互通、共享,提高停车资源利用率;开展停车资源普查工作,摸清各类城市停车设施分布和使用情况,对新增泊位进行动态更新;促进停车服务与充电服务的衔接整合,创新“互联网+停车+充电”的综合服务模式。市城乡建设委组织召开了《青岛市智慧停车一体化平台项目设计方案》与《青岛市中心城区第二次停车资源普查实施方案》咨询会。计划2017年完成监控指挥中心、数据中心建设,停车一体化平台系统、APP上线;实现部分路内泊位运营管理、停车诱导接入;完成“共享停车”市南区试点项目;结合停车资源普查项目,建立全市停车资源数据库。2018年制定智慧停车信息平台数据交换规范;实现与相关政府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全市范围热点区域泊位接入。
计划
引导鼓励停车资源向社会开放
今年,我市将解决“停车难”作为交通拥堵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市办实事。规划部门将实施新的停车位配建标准,通过提高开发项目停车位配建比例,大幅增加停车泊位供应量。根据每年商品房竣工面积测算,结合项目配建,每年将增加停车泊位约8万-10万个。
加大对重点区域停车场建设力度,以解决医院、地铁站点、老城区、商圈等区域停车难为重点,统筹地上、地下空间资源,通过推广立体智能车库,改造早期人防设施,充分利用拆迁闲置土地、未开发用地、工业存量用地开辟临时停车场等多种手段增加停车泊位。2017年,市区重点推进50处公共停车场建设和前期工作,停车泊位约2.9万个,年内建成约1万个。其中:市、区两级财政及政府平台公司建设的停车场项目33个,车位约1.7万个。
全市将运用互联网和信息化手段提效率,按照“一个信息平台、一个运营主体、一套技术标准、一套服务体系和管理规范”的思路,建设全市智能停车一体化平台,整合盘活存量停车资源,加强停车诱导和资源共享,提高停车效率。此外,全市还将引导鼓励商场、写字楼、工厂企业、住宅小区停车场向社会开放。对改变停车场用途和挪作他用违法行为开展执法。在将道路泊位纳入全市停车一体化平台实行统一管理基础上,由相关部门研究建立停车收费价格调控机制,通过价格杠杆调控车位供需矛盾,提高停车位使用效率。
进展
每年各区至少建3000个公共泊位
截至目前,各区建成亚马逊创新中心、华泰小区、大珠山景区等处的7个停车场,车位2090个。完成国信体育中心、市立医院(东院)、青大附院(东院)、市老年活动中心等处10个停车场项目主体施工,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和装修等工作,车位约7000个。禹城路人防停车场、火车站立体车库、心海广场、小珠山景区、香江路立体车库等在建停车场项目8个,车位约4000个。各区正在积极进行探索停车泊位共享模式,市南区初步拟订了《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建或错时开放停车设施实施办法》,召集部分停车场管理单位进行座谈,就目前停车场错时开放、延长开放时间、平台支持、资金补助等问题进行沟通,下一步修改完善相关政策,鼓励社会停车场开放,充分发挥既有停车设施效益。
据悉,针对我市停车场规划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市停车场建设联席办组织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区停车场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针对落实停车场规划和土地供应、加大停车设施增量、盘活停车设施存量、提高停车效率、加强停车管理执法及突出解决重点区域停车难问题,提出15条意见,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各个击破。计划从2017-2020年,各区每年至少建成3000个公共停车泊位(不含配建车位),同时加强停车管理,强化停车管理和资源挖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