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打造城市道路智慧交通治理的佛山样本

打造城市道路智慧交通治理的佛山样本

发布时间:2017-08-22 分类:行业资讯

近年来,佛山市公安交警部门运用“大数据+交通管理”,完成智能交通指挥系统建设,对全市公安交通管理统一指挥、统筹调度、分级响应,实现警情采集主动化、指挥调度可视化、事故处理快捷化、交通诱导多元化、研判预警前置化、警务部署实战化,打造“精准勤务”模式。

佛山市公安局智能交通指挥中心内,分别设置了指挥调度区、信号控制区、视频巡查区、信息处理区、在线理赔区。市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智能交通指挥中心实行警情处置扁平化的指挥,为紧急状况下调配路面警力信号和日常观测交通状况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智能交通指挥中心各系统相互合作,构成了智能化快速化反应的综合平台。当发生重大交通警情或突发交通事件时,智能交通指挥中心可实时准确掌握路面警车、警力的具体位置,按照快速、及时、科学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调动就近警力进行处置。

市公安交警部门通过大数据,每两分钟可实现全市实时交通路况更新,主动发现拥堵路段,由交警部门及时干预,统一调度,快速出警,有效减少交通拥堵警情发生,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全力打造“互联网+交通”的便民服务新模式。

设立“路长”

探索道路安全机制

“路长姓名、电话等信息对外公示,群众可随时监督。”6月9日,禅城季华五路与岭南大道交界处,佛山市公安局联合市交通运输局,为“佛山市路长制公示牌”揭牌,全市首批20条交通“路长制”路段正式启动落地。

此次推出的“路长制”,系省内首个由公安交警部门牵头实施的“路长”工作机制。目前,首批20条路段,除了涵盖祖庙路、佛山大道等8条交通繁忙的城市干道,还包括国道5条、省道7条。

按照此前制订的方案,交通“路长”采取双责任制,即分别设置“交通管理路长”和“交通建设路长”。其中,“交通管理路长”由交警担任,负责责任路段日常巡逻,查处交通违法行为等,保障道路有序、畅通。“交通建设路长”由交通局牵头协调公路、业主、建设等部门相关人员担任,负责责任路段基础设施建设、养护,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等。

接下来,“路长”作为责任路段交通管理和建设第一责任人,须严格遵循“巡查—处置—通报”工作流程,定期深入路面了解所管道路的基本情况,掌握问题,研究对策。即日起,交通“路长”将依照职责每日上路开展巡查。

“一段道路设立两个‘路长’,就是为了让公安、交通运输两个部门形成合力,共同服务管理好城市道路交通。”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路长制”旨在强化道路交通“软件”管理手段的同时,完善道路交通“硬件”设施管理。

截至目前,首批试点的20条道路,行人、非机动车守法率环比上升约3%,交通警情下降约23%。未来,交通“路长制”将逐步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源头管控

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

为进一步消除重点车辆安全隐患,有效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佛山交警部门创新重点车辆源头管控工作模式,紧抓重点驾驶人、重点车辆、重点企业、重点路段“四个重点”,取得了良好工作成效。

此前,佛山市公安交警部门召开“加强全市交通安全重点对象管理工作”会议,宣布将通过建立重点对象动态监管平台,对重点客、货、危、校等运输企业建立红、黄、绿三等级的安全监管评价体系,对存在安全隐患及安全生产管理不落实的企业进行约谈并曝光。

近年来,围绕市公安局党委要求,全市交警部门转变传统以路面设卡开展路查路检的粗放型监管方式,坚持老传统与新模式相结合,将重点车辆监管由路面监管转变为企业源头监管,积极探索以科技智能化、数据信息化为主要支撑,分层次多元化推进企业源头精准治理,创新重点车辆隐患源头监管新理念、新思路。

全市7362家重点企业、99770辆重点车辆、39375名驾驶人的信息被采集录入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的重点管理模块,创建红色重点、黄色次要、绿色典范三级预警体系,由智能交通指挥中心实施24小时动态安全监管。同时,坚持基础信息化与警务实战化相结合,用信息科技手段监控客、货、危运车辆和营运校车等重点车辆的违法行为。

此外,全市交警部门还会同安监、交通等部门不定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监察联合行动,督促重点企业单位采取整改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整体治理

促进城市交通提档加速

道路畅通与否,关乎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面对日趋严峻的交通拥堵形势,2012年佛山市政府成立交通治堵专责领导小组,2016年建立中心城区交通拥堵治理联席会议制度,今年4月,市政府出台《佛山市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将治堵工作上升到市级综合性、系统性工作,将改善拥堵节点、活络交通微循环、整治公共场所交通拥堵等工作的主体责任压实到各区政府,逐步建立起党委政府主导的新格局。

佛山公安交警紧紧抓住市委、市政府将治理交通拥堵上升为党政工程、民生工程的有利契机,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推动末端管理向前端治理转变,推动城市道路交通提档加速。

公安交警部门协助交通部门,在中心城区施划设置公交专用道114.6公里,建成“五横四纵一环”10条公交骨干线网。建设90套固定抓拍设备和180套公交车载抓拍设备,对违法占道零容忍,切实维护专道专权,提高公交出行的便捷度。

针对医院、学校、商圈等经常性拥堵点段,公安交警部门设置单行道促进车流微循环,对南海城区52条内街支路实施单行,对禅城区7条道路在高峰期实行单向通行,大大减少冲突点、交织点。

当下,佛山轨道等交通建设进入密集施工期。市公安交警部门提前谋划,与市国土规划局、交通运输局详细研究、分析项目施工工程的交通组织疏解等可行性方案,尽可能化解由占道施工引发的拥堵节点。同时,加强与国土规划、交通和轨道办等部门的协作,聘请专业交通规划机构对城市路网交通疏解方案进行设计,全力缓解轨道交通建设带来的拥堵阵痛。

在今年年初,市交警支队结合高德交通大数据对交通拥堵状况进行量化评价,编写了《佛山市2016年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情况分析》上报市政府,引起市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

全市动员、全民参与城市交通管理,正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共识。

精准打击

“5+2”严查交通违法

全市交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佛山市公安交警部门对交通违法行为实施精准打击和常态整治,落实最严执法、最严管理。

去年年底,市公安局智能交通指挥中心建成后,通过整合视频监控、事件采集、分析研判等功能,实行扁平化指挥,有效减少了层级环节,提高路面违法查处效率。同时,市公安交警支队设立信息研判中心,精确分析重点违法分布特点,科学投放警力、提高勤务效能。

市公安交警支队还创新勤务战法,改变传统“人海战术”,向高效精准的现代警务模式转变,推行固定执法站“点”上查控、重点布防;流动执法车“线”上巡控、流动设卡;移动警务通“面”上管控、动态拦截等3种缉查模式。

同时,市公安交警部门实行全时管控“5+2”,对专项整治不设时间界限,每周不定期开展全市统一行动,深入推进“畅安2017”、“猎豹”、“猎猫”、交通大整治等专项行动,提升长效整治能力,形成对交通违法的强力震慑。今年1~7月,全市共查处酒驾7078宗,查处量位居全省前列。

“警家校”联手

孩子上学最后100米畅通了

近日,背着书包、系着红领巾的同济小学五年级学生小颖一打开车门,穿着一件醒目荧光色马甲的护畅队员便扶她下车,并和车内家长点头微笑后关上车门,然后把小颖带到“护畅区”。

每天,类似的场景在佛山许多小学门前出现。去年,佛山交警联合文明办、教育局,在各小学推行由交警、学生家长和教师组成的“警家校”护畅模式,通过家长以及禅城交警、教育局等部门的互相指导配合,为学生在校门前的最后100米带来平安、顺畅。

“警家校”模式推行以来,有效提高了学校及周边道路的车辆通行效率,保障了学生安全。实施以来,禅城区第一、二批36所学校周边交通环境明显改善,车辆通行效率提升33%~65%,接送孩子所花时间平均减少了15分钟,家长满意率超过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