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两会代表:地方网约车细则是"懒政" 应降低"高门槛"
发布时间:2017-03-07 分类:趋势研究 来源:汽车头条
一年一度的“两会”正如火如荼的召开,共享经济从去年两会热议话题,成为今年各地两会代表建言的焦点。相较去年对共享经济的鼓励建议,今年代表们呼吁政策降低网约车门槛,或取消户籍限制。
在结构性改革、去产能背景下,以及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下,共享经济在过去一年得到快速发展,网约车也从政策的“灰暗地带”成为政府承认的“正规军”。
就在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开幕的前一天(3月2日),滴滴获得天津市颁发的《网络预约出租车汽车经营许可证》,获得网约车线上服务能力认定,可在全国范围通用,但落地全国各城市时,还需获取线下运营资格证。
尽管获得运营许可,但从去年出台的各地网约车细则要求不难看出,政策对网约车这一出行共享经济模式的“管制”异常严苛。
以北京为例,根据北京市出台的《北京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规定,要求“网约车和驾驶员必须京牌京户、“车辆轴距不小于2700毫米”,网约车驾驶员需考试上岗等。
据交通运输部消息,截至2016年12月30日,全国共有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杭州、宁波、大连、成都、厦门、福州、广州、合肥、深圳、青岛等42个城市正式发布了网约车管理实施细则,另外还有140余个城市已向社会公开征求了意见。已经发布网约车管理细则的地区,大部分都设置了司机户籍、车辆轴距和排量等门槛。
网约车地方细则是“懒政”表现
今年的两会,共享经济,网约车依然是各界代表热议的话题。在共享经济市场,相较医疗、租房等行业,出行市场因涉及群体庞大,日利用率高等特点,成为社会重大民生问题。因此,针对网约车的政策法规成为代表提案的热点。
对于地方网约车政策的“高门槛”,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律师协会名誉会长陈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作为一个法律从业者,我对歧视性规定特别敏感。”他认为“简单地通过行政限制,不能达到真正共享经济中资源的最优匹配;不少政府部门貌似从消费者安全角度出发推出的政策 ,其实只是懒政的体现,应该叫停那些带有歧视性的规定。”
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副教授张效羽认为,政策的制定应该更多的从消费者角度考虑,他表示“网约车监管首先要端正监管的目的,我一直强调行政监管的目的应该站在消费者的利益出发,消费者关心什么我们监管什么,一般而言,消费者约车并不关心司机是否有本地户籍。”
针对户籍限制问题,北京市交通委也曾做出过回应,政策指定的目的主要是从北京政府发展规划,人口和交通拥堵现实问题考虑。对于人口较多的一线大城市采取户籍限制还情有可原,但对于一线城市之外的地区也采取同样的户籍限制,显然这些当地网约车地方细则在制定时并没有“因地制宜”,套用其他地方政策的现象非常普遍。
通过率仅三成的网约车驾驶员考试
在地方细则中,除对驾驶员户籍、车辆有严格要求外。对满足条件的从业者还需要参加地方政府举办的统一考试,驾驶员先要参加全国公共科目和区域考试科目两科笔试,再参加应用能力考核,全部通过后才能获得“上岗资格”,否则将会面临上万元的罚款。
具体考试内容,每个地方也要求不一。北京地区考试中,不仅要求网约车司机对二环到四环路上所有立交桥的位置和名字要非常清楚,对五环路上7座立交桥位置也要知晓,此外还包括北京城市街道门牌号码的排列规律、18条城市主干路的放射线起点和去向等。此外,笔试内容中还包括26句常用英语听力。
据公开报道,1月9日广州组织第一场网约车驾驶员证理论考试,19个人当中只有2个考过。11日上午的首场“路考”中,19名考生有17人通过。无锡也在前几日发出第一张网络预约出租车汽车驾驶员证,但在无锡举办的第一场考试中40个考生仅12名两个科目通过,合格率仅为30%。类似无锡这样的低通过率情况,全国其他城市也存在类似情况。
在参加考试前,多地还要求驾驶员需参加培训。以大连为例,培训时间为9天共72学时。培训缴纳的费用各地也不相同,郑州地区培训费用为1270元,合肥为758元。
“很多监管手段非常笨拙,我称其为抽刀断水式的监管,例如网约车司机培训考试,考南京长江大桥哪一年建成,现在都已经GPS自动导航了,还考南京长江大桥建成时间是没有意义的。”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副教授张效羽在两会前的一场沙龙上如此表示,一些不必要监管的成本最终是由消费者来承担,实际上过度监管的受害者还是消费者。
网约车“高门槛”不利于就业
地方网约车细则对滴滴等带来的最大影响,直接缩减平台运营者人数。
此前,滴滴针对网约车地方新政曾表示,以上海为例,彼时上海地区滴滴平台上的运营车辆和驾驶员为40万,如果按照上海网约车规定符合规定的运营车辆和驾驶员仅一万人。
去年滴滴为去产能行业人员创造的238.4万个就业岗位,成为产能过剩行业妥善安置人员的重要途径。去年12月,滴滴出行与山西焦煤集团、河北钢铁集团唐钢公司两家去产能企业就落地就业帮扶达成合作。在此次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公司杜儿坪矿三采区掘进队一队副队长董林,接受采访时表示:“类似网约车这种灵活的就业模式,为经济转型中的职工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建议政府创新监管思路,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去产能职工的可接受度,合理放宽网约车准入标准,充分挖掘网约车平台的就业安置潜力。“
从去年年底开始,地方网约车新政陆续开始执行,因平台司机和车辆大幅减少,叫车难、等待时间明显加长、高峰期调度费上涨价格直逼出租车等现象,引起不少消费者抱怨。据公开数据表示,春运开始以来,滴滴平台上北京在线的司机数量与1月10日之前相比下降近25%,而同期的订单需求却提升30%。
作为涉及千万人就业问题的行业,网约车政策的制定不再是相关利益体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广大百姓的民生问题。
下一篇:
为什么说共享单车不会像网约车一样大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