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金融市场规模万亿 融资租赁成理想杠杆 2017-03-09
- 汽车金融被称作未来五年汽车产业链上的明星业务,低市场渗透率蕴含着巨大的增长潜力。在这个规模和容量万亿级的市场中,融资租赁作为金融工具,以其特有的竞争优势成为撬动汽车金融市场的“理想杠杆”。 汽车金融发展空间巨大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国家,新车、二手车市场以及汽车后市场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加上互联网金融浪潮的推进,汽车金融行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汽车...
- 人工智能受重视 首度写入全国政府工作报告 2017-03-08
-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首次写入全国政府工作报告。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正引起从国家到产业不同层面越来越多的关注。相关专家预测,2017年,轻量级的人工智能应用可能落地,AI将成为创业热点...
- 网联汽车的爆发期在2018年!2017年是技术积累的关键期 2017-03-08
- 导语:网联汽车在其不断创新的同时,现阶段首要考虑的应该是其易用性。 随着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行业也正在经历着网联化的阶段。然而,在众多联网服务和功能进入汽车之后,用户却并不太感冒。显然,这个行业尚处于早期,产品与服务都不成熟,用户的青睐度便不那么高。所以,来自网联汽车创业公司Klashwerks的CEORussellUre便判断,2017年,网联汽车依然还需要积累,2018年...
- 一刻不能停闲!停车场内的汽车将成为智能公路的中继器? 2017-03-08
- 导语:智能公路是提升交通效率的有效方式,但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却成本巨大,如果能让停车场闲置的汽车充当中继基站,就能节省大量的资源。 随着联网汽车的概念逐渐变成现实,未来汽车们也会面临早期手机用户的尴尬:当它们想与其他车辆或交通信号灯交流时,会发现自己“说着说着”就掉线了...
- 为什么说共享单车不会像网约车一样大合并 2017-03-07
- 自从写了《ofo、摩拜若能活到2018年冬我直播吃土》(简称《吃土》)一文后,我就日夜难寐。读者可能觉得睡不着的原因是怕自己打赌输了,也有人认为这是发愁去哪里找好吃的土。 说实在话,“吃土”并不可怕,打小从农村长大的我对于吃土还是有一定经验,也是有一定心理准备的。我夜不能寐的原因是作为一个习惯占卜的人,总是在思考所谓“共享单车”未来可能的结局,于是就睡不着了。 春天就要来了,寒...
- 两会代表:地方网约车细则是"懒政" 应降低"高门槛" 2017-03-07
- 一年一度的“两会”正如火如荼的召开,共享经济从去年两会热议话题,成为今年各地两会代表建言的焦点。相较去年对共享经济的鼓励建议,今年代表们呼吁政策降低网约车门槛,或取消户籍限制。 在结构性改革、去产能背景下,以及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下,共享经济在过去一年得到快速发展,网约车也从政策的“灰暗地带”成为政府承认的“正规军”。...
- 绿色出租车:交通部由“高度重视”向”力挺”转变 2017-03-07
- 近日,国新办举行交通运输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在回答记者有关出租车“油换电”问题时,明确表达了交通部对于这项工作的力挺。这是近年来,交通部高层领导第一次明确而语气肯定地“力挺”新能源汽车在交通部部门的推进应用。 笔者还记得,年初1月份的电动汽车百人会上,交通部负责城市公共交通部门的负责人,对新能源公交车汽车的性能达不到公交公司的要求,而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同样是这...
- 工信部部长:今年将加大新能源车充电桩建设力度 2017-03-06
- 2017年两会期间,央视新闻新媒体重磅推出访谈节目《部长之声》,央视新闻主播欧阳夏丹将带着网友们最关心的问题采访工信部、财政部、教育部、民政部等国家部委“一把手”,听听部长怎么看。首期节目,欧阳夏丹专访了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 对于网友们很关注的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问题,苗圩表示,2017年工信部将配合国家能源局加大充电桩建设力度,同时鼓励“众筹建桩”。互联网上的众筹在建设充电桩也发挥...
- 三星将扩大车用电子事业组织 韩国企业积极布局车联网 2017-03-06
- 全球汽车市场兴起高科技风潮,传统车商及科技业者纷纷加速新一代智能车技术研发。三星电子(SamsungElectronics)看好智能车市场发展潜力,日前宣布以80亿美元收购美国车用零组件业者Harman,后续应会扩大车用电子部门规模。 据韩联社报导,三星电子在2015年底成立发展车用电子事业的电装事业组,由副社长朴钟桓担任组长,隶属于半导体暨装置解决...
- 网约车发力服务竞争 进入2.0时代 2017-03-06
- 18家消费维权单位联合发布《网约车消费者情绪指数报告》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6日讯进入2017年,特别是春节前后,因为“叫车难”、“叫车贵”等问题,曾经风光无限的网约车饱受各方诟病。 那么,消费者对于网约车有着怎样的评价?对其满意度如何?网约车平台针对消费者的情绪该采取怎样的措施?相关部门又该如何对这一新的共享经济模式进行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