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解析我国汽车金融的未来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17-03-16 分类:交通百科
1920年前后,国外开始在汽车行业试行汽车销售分期付款,到如今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在这期间,汽车行业设置了专门的汽车金融平台和服务公司,它是专门从事与汽车销售与消费机构的组织。汽车金融的发展对汽车行业和汽车消费行业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它带动了消费需求,促进了生产过程的加速发展。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汽车金融从我国发展起来,到如今汽车金融的市场规模即将突破万亿元大关,汽车行业从建国以来一直受到国家政策的倾向,汽车金融作为汽车产业链中最具价值和活力的一环,日益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为大批社会机构涌入汽车行业带来了契机。
我国汽车金融的现状和前景
我国的汽车金融行业还处在起步阶段,很多制度都没有定义,发展明显滞后,汽车金融服务主体,形式都比较单一,而且信贷模式也比较保守,没有统一的运转机制,内容更新速度慢,政府缺乏相应的制度监管,而且汽车金融的金融服务机构比较少,综上而述,我国的汽车金融现状跟国际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我国发展汽车金融服务,主要存在信用体系极度缺乏,国内资本市场保守,金融市场不完善这几个方面的问题。虽然我国的汽车金融有很大的不足和压力,但是我国有着发展汽车金融的和平环境,国家和机构正在有日益完善的制度,最重要的是我国有着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和汽车消费人群,只要把这些消费人群带动起来,必然会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
我国汽车金融发展的趋势
我们将从下面四个方面来分析我国的汽车金融发展趋势
1.更多的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参与到汽车金融行业里来
我国目前主要是商业银行和各大大型金融机构在运作汽车金融,但由于它们的最终目的只是盈利,缺乏和制造商的利益链接关系,不能保证对汽车行业连续和稳定的支持,往往在汽车市场不景气更需要资金扶持时,它们出于本身的利润及风险考虑,银行会收缩相应的金融服务,而且它们也只能服务于传统的信贷业务,很难转向多元的信贷业务发展。专门的汽车金融服务机构--汽车金融公司与制造商、经销商关系密切,能为消费者、制造商、经销商提供专业化、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汽车金融公司与汽车制造商因投资或控股的产权关系,利益关联度强,可以在追逐利润的同时,配合制造商进行灵活的资金运作,实现汽车销售与汽车信贷的双赢,汽车金融渗透到汽车行业的每一个环节。
2.金融业务向全元方向发展
汽车金融在汽车链中向制造商、消费者、中间商提供融资及其它金融服务,它不仅覆盖了汽车售前、售中和售后的全过程,而且延伸到汽车消费及相关领域。由于汽车金融与汽车制造商、中间商之间形成利益关系,使得它能够渗透到包括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不久的将来,我国的汽车消费者不仅能得到汽车信贷,还会享受到包括汽车消费过程中的融资租赁、购车优惠、汽车消费保险、消费信用卡、旅游信贷等在内的全方位的汽车金融服务。
3.资金来源专门化、多元化
我国目前汽车金融的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大型银行和信贷机构,但随着我国汽车金融的高速发展,大型银行和信贷机构已经跟不上汽车金融的各个环节,发展到最后会成为汽车金融的瓶颈,在推进汽车金融化过程中,将会有更多的资金和更广泛的金融机构涌进来,届时,将会有更多的资金来源。
4.汽车金融推动对风险的评估和对信用事业的发展
汽车金融是一项风险较高的行业,其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违规经营的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很难对人进行定时定点的信用评估,相对作为专业信贷机构,很多新生的机构对风险的评估并不强,汽车金融的发展一定会推动信用机构对风险的评估力度和健全的风险评估系统,也会推动个人信用在汽车行业的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