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新基建”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新基建”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发布时间:2020-05-21 分类:行业资讯

随着“新基建”成为全社会关注焦点,中国在新基建投资有何计划?5月20日,工信部新闻发言人、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回应,一是扩大有效投资,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促进新型消费;二是培育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像远程医疗、线上办公,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为经济社会秩序恢复提供了保障。三是对传统产业数字化赋能。在交通、能源、医疗等行业的应用深度和广度持续拓展,提升传统产业竞争能力和整体发展水平。

交通作为最古老的产业之一,又恰恰处于新一轮竞争的最前沿。近年来,中国“以速度说话”,在高铁、地铁、桥梁等领域创造了一个个奇迹,“基建狂魔”名声在外。站在这一历史高位,中国交通如何继续保持领跑优势,如何补齐产业短板,实现区域均衡发展,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

在5月19日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戴东昌表示,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紧紧抓住全面用好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补短板主要是聚焦薄弱环节和瓶颈制约,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的力度,拓展资金来源,继续扩大有效投资,注重防范化解风险,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继续当好先行。

交通基础设施补短板,要依靠新技术、新模式。“新基建”与传统基建息息相关。比如国家将自动驾驶作为科技创新支撑,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领域之一,那么与之相关的公路、停车场、充电桩等产业链,也必须是数字化、智能化的,这就是交通基建向上发展的唯一方案。而从“补短板”的角度来看,“新基建”能够最大化破解交通产业发展瓶颈,实现全面、均衡发展。

在全球主要城市,拥堵都是大问题。但这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而是通行需求和停车需求在争夺道路空间的问题。停车位是一种稀缺资源,而停车难和道路拥堵互相影响,加剧了这种紧张。很多城市在治堵策略上,将主要治理精力放在汽车限购、限行上面,而忽视了因停车而产生的交通拥挤、道路侵占等问题。事实证明,通过合理调节停车这一静态交通要素,能够极大地缓解因找车位带来的城市拥堵和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矛盾,保障城市高效运行。

城市要满足多数人更好地生活,解决停车难呼声甚高,必须重视。停车产业链优化,是城市交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构建城市级智慧停车平台,实现“一张网”管理。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和新兴产业,“新基建”不仅对应着巨大的投资需求,也对应着巨大的民生需求,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民生永远是最大的政治,只有将民生需求落实到创新应用场景中,“新基建”才有投资和消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