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趋势研究/人工智能: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人工智能: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发布时间:2019-09-12 分类:趋势研究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近日,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上,科技部副部长李萌发布了新启动建设的十家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半数花落北京。而人工智能也是首都科技创新成果展新展的主题。人工智能为何如此备受瞩目?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将产生哪些影响?未来我国人工智能如何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邀请到北京科普发展中心主任苏国民、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电子信息研究所副所长陆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副研究员张鑫和阿里数据经济研究中心副秘书长蒋正伟就上述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人工智能成为首都科技创新成果展新展的主题

中国经济时报:首都科技创新成果展新展把人工智能作为主题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苏国民:首都科技创新成果展是北京市科协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的重要论述,围绕“四个中心”的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以科学普及和科技展示促进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创新品牌。首都科技创新成果展力求搭建的集展览展示、创新活动和宣传推广为一体的创新成果展示平台,通过展示实现科技创新的创意源点、创新过程,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从而引导社会公众更好地理解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在全社会营造创新文化氛围,为科技创新建设好“科普”基础的一翼。在北京科学中心1号楼1层呈现的是首都科技创新成果展的主场展览,它以主题化系列化临展的形式长期呈现。在科普日期间,以“创·变未来”为主题的人工智能专题展示正全新开展。

人工智能是目前党和国家、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创新领域,也是创新文化的综合集成体和国计民生发展的重要应用方向。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创新竞争中居于前列,人工智能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应用发展推动人民生活越来越便捷。而在这股浪潮中,北京是国内领先的城市。人工智能是北京十大高精尖产业之一,是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产业支撑。北京拥有AI初创企业近500家,初创企业力量高居全国第一,许多独角兽企业峥嵘突起,产业蓬勃。一系列的相关政策,众多重大项目启动实施,创新平台布局日趋完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创新创业等各方面蓬勃开展,全社会支持人工智能发展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

首都科技创新成果展是北京市科协为首都建设做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服务的具体抓手,是实现科学中心创新展示功能的载体。必然要选择最前沿、最有引领性、最代表北京科技实力,也是社会最为关切的主题向大家展示。与此同时,就我们日常工作的调查了解,人工智能也是中小学生课外活动中最感兴趣、也是十分乐于参与的主题。因此,“人工智能”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我们这次新展的主题。

中国经济时报:首都科技创新成果展搭建了一个公众与科学家沟通的桥梁,那么本次新展展示了哪些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创新成果?

苏国民:本次新展将从交通、安防、零售、医疗、通信等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出发,展现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成就和为人民生活带来的新变化。主要展示了边缘人工智能视觉芯片、自动驾驶技术、服务机器人、三维人脸识别技术、智能医疗病例录入系统、智能多功能骨科手术机器人、eSIM等技术和应用。

这些丰硕的科技创新成果,不仅是科学家与创新者不断经历的“观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和逻辑检验—再发现问题”科学方法的论证过程,还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知识,并悄悄影响、改变着人类的思维与认知模式。在展示中,我们从创新探索的创意原点出发,展示历代技术在面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案,展示人工智能在“看、听、说、动”和综合集成方面的实现路径和如何具体地为我们生活提供的便利,让观众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同时,现场会有各种有趣的互动形式让大家参与,带来未来感十足的感官体验。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信息产业变革创新发展的新驱动力

中国经济时报:数字经济的突飞猛进,离不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驱动,人工智能则是其中的核心力量。可以说,人工智能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人工智能如何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如何推动经济“提档升级”?

陆峰:随着我国人工智能技术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正进入突破期,大批新型产品及服务不断涌现,行业应用持续深化,人工智能不仅成为我国经济创新发展的新动能,而且成为助推我国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人工智能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是人工智能正在引领着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人工智能正在叠加释放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巨大能量,快速催生出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已经成为信息产业变革创新发展的新驱动力,带动了传统产业优化智能升级。

二是人工智能将点燃其他科技领域革命火花。生物、能源、环保、材料等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推动上述这些领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生命奥秘、能源持续供给、环境保护、特殊材料需求等制约人类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有望得到进一步突破,以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

三是人工智能将引领我国信息科技实现后发赶超。发挥我国海量数据和巨大市场应用规模优势,坚持需求导向、市场倒逼的科技发展路径,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平台建设,推动技术、应用和服务全方位创新,有望使得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实现基础理论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率先突破,并带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产业的提档升级和后发赶超。

四是人工智能推动了产业智能化升级。继互联网、大数据之后,人工智能技术又把产业发展推向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机遇期,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已经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升级的主要方向,网络连接、精准对接、智能服务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智能制造、无人工厂、智慧仓储等产业智能化新业态不断涌现,正在推动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五是人工智能提升了产品智能化水平。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自然语言识别、计算机视觉、机器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群体性突破,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感知、识别、判断能力,无人驾驶汽车、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等智能化产品不断涌现,产品智商和附加值越来越高,正在推动产业迈向价值链高端。

六是创新了智能化服务模式。人工智能正在将人类从繁重、简单、重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机器换人已经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机器人走上了各式各样的服务岗位,无人超市、机器人写稿、机器人客服、智能会计等新的服务模式正在开启新一轮服务业变革。

七是推动了智能经济新业态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动力正在加速变革,以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为主要特征的智能经济形态正在加速形成,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于社会治理,人工智能扮演了治理技术和技术治理两个方面的角色

中国经济时报:人工智能于社会治理而言,为社会治理提供了全新的技术和思路,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推进社会治理智能化,创新社会治理必须通过智能化的方式加以解决。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对社会治理会产生哪些影响?

蒋正伟:人工智能是本世纪以来最具影响力的技术革命,在深度改变了现有生产方式和经济关系的同时,也广泛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对于社会治理,人工智能扮演了治理技术和技术治理两个方面的角色,一方面提升了对现有社会问题的治理水平和治理效率,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需要治理,而这些新的治理问题需要依赖技术的进步和法规制度的完善来解决。

人工智能提升了现有的社会治理水平。如果将人工智能看作数字经济的大脑,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GPS)、激光扫描器、视频摄像头等传感器就相当于数字经济的感官,人工智能和传感器一起形成数字经济的神经系统。在“城市大脑”中,数以万计的各类传感器被安装到路灯、井盖、仪表和各类设备中,形成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安防等解决方案,能够及时精准地解决城市的能源、污染、服务和稳定等问题,极大提高了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水平。

人工智能提升了现有的社会治理效率。借助云计算的技术,伴随着芯片技术的发展,现在超级计算机单机的最大计算能力可以达到百P(每秒十亿亿次)量级。以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为基础设施的“数字政府”在全国多个城市以“公共服务线上化”“最多跑一次”“一证通办”“一业一证”等多种模式推进,极大地提高了民生服务和公共服务的效率,降低了社会成本,是政府治理现代化能力的体现。

人工智能同时带来了很多新的社会问题。随着互联网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渗透率的加大,现在人们每天花在媒体上的时间已经超过6个小时,未来的生活和生产将会更多地依赖个人智能助手、自动驾驶和黑灯工厂等智能系统;同时,包括视频摄像头在内的多种传感器在家庭、工作场所以及公共场所中时刻采集着数据。通过对人类数字足印的分析和挖掘,人工智能系统比人类自己更了解人类的需求,知道人类的喜怒哀乐、物质情感需求,并可以通过个性化服务的方式使得人类满足。如何保障人工智能系统使用个人信息和隐私数据的合法性和安全性,如何规范和救济因训练数据偏差、涉及模型偏差或者设计者意愿等导致的算法歧视甚至算法失灵,如何在绝大多数的体力和脑力劳动都被人工智能取代之后保障人类收入的来源和劳动的权利,如何应对由大数据和算法训练出来的数字人进入人类社会后带来的伦理挑战,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创新的治理方案。

人工智能带来的问题要靠技术进步和法规完善来解决。虽然关于人工智能战胜人类(围棋、游戏、医疗等)的新闻频繁出现,但是总体上而言,人工智能仍然处于起步期,语音语义和图像视频的理解尚有很多难题尚未攻克,感情心理和知识学习的模型才刚刚开始,社会关系和复杂网络还很少涉及。同时,人工智能还面临两个固有的难题:黑盒效应(失灵难以预测和诊断)和能效低下(和人脑相比的单位焦耳产出),类脑智能、通用人工智能和芯片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有助于缓解这两个难题。在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和产业应用快速发展的同时,对于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数据合法使用、算法的社会公平,以及算法失效时的社会救济,需要有一系列法律规范配合新的技术(区块链等)来保障。

人工智能(AI)已来,我们要有勇气有智慧去拥抱这种新的智能,使其成为人类社会的智能增强(IA:Intelligence Argument)引擎。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增加对自主科技创新的需求

中国经济时报: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将使世界经济发生深刻的变革,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将产生哪些影响?

张鑫:人工智能的实质是“赋予机器人类智能”。尽管国内外学界、商界和政界普遍认为,人工智能将是未来生产率提升和经济增长的关键推动力,同时人工智能替代劳动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将大大超越从前的技术进步,但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仍难以一帆风顺。一方面,从技术特征来看,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基本现实是其将长期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通用人工智能在可预见的未来仍难以走入现实。另一方面,从人工智能发展史来看,未来人工智能发展可能仍将经历起落。

人工智能是新一代“通用目的技术”,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格局产生深刻影响。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建立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结果和相关文献来看,人工智能发展会对中国经济产生显著的正向贡献并使劳动力供给出现部分冗余。但在短期内,这种影响和冲击是有限的。根据Gartner发布的2018年智能机器技术成熟度曲线,大多数人工智能领域技术距离成功商业化仍然较为遥远。截至2018年7月,在纳入统计的35项人工智能领域技术中,处于创新萌芽期和期望膨胀的巅峰期的技术达23项,占比65.7%;处于泡沫化的谷底期的技术为8项,占比为22.9%;处于稳步爬升的光明期和实质生产的高峰期的技术仅有4项,占比仅为11.4%。其中,绝大多数技术需要至少2—5年才可能达到高峰期。通用人工智能和无人驾驶车辆则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因此,设置人工智能促进政策的目标不应对短期内人工智能的商业化落地及对经济的贡献有过高期待。此外,短期来看,人工智能不太可能带来大规模失业。与之相反,它还弥补了刘易斯拐点到来之后的低技能劳动力匮乏。但从长期来看,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削弱雁阵模式,对后发国家的经济发展形成一定的制约。由于我国的技术水平落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但领先于其他国家,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在减缓我国产业向发展水平较低国家转移的同时,增加对自主科技创新的需求。

建议在现有政策框架基础上增加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新元素

中国经济时报:尽管当前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迅速,但我们也应清晰地认识到中国处于人工智能发展初期,您对未来我国人工智能可持续健康发展有哪些建议?

苏国民: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在相关领域已经拥有了一批关键技术、涌现出一批知名企业,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潜能的充分释放。在这样的过程中,人才是核心关键要素。除了学校和行业培养之外,我认为必须在全社会建立起面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启蒙、兴趣培养、专业引导和职业实践,校内校外教育相结合,专业培训与兴趣活动相结合,综合地开阔青少年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思想能力,让新一代的青年带着自己思想、激情、想象与责任感参与到产业发展与国家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来。同时,也要重视对相关行业和领域的科学普及,打破行业的知识壁垒,促进产业上中下游的融合、应用方向的融合和资本的融合。

在公众层面上,要更充分地进行传播,让更多人不仅了解人工智能领域有哪些技术,更要了解技术进步的程度,理性地认识和判别人工智能的地位、作用和发展现状,在实际生活中更广泛地接受、应用和参与。人工智能已经开启一个新的时代,未来已来,提高公民科学素质,让大家感知变化,推动变革,一起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也正是我们科普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

陆峰:一是加强人工智能专业学科建设,按智能科学范畴,整合计算机、自动化、软件工程等相关资源,统筹建设一级学科,保持弹性和包容性;灵活设置二级学科,适当增加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招生名额,多渠道筹措培养经费,加强人工智能研究的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深度交叉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在重点区域打造优良的学科生态系统。

二是加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人才的培养集聚已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当前,人工智能人才短缺,本质上是新产业变革带来的劳动能力需求转换所导致的人才结构性短缺,因此,既要培养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算法研究、芯片制造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也要培养智能医疗、智能安防、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技术应用人才。

三是推进产学研合作的新培养模式。发挥领军企业的人才培养作用,鼓励企业创办研究机构与学校联合建设实验室培养人才。针对研究机构散而小的问题,成立公私合作的国际化、实体性、规模化的非营利性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中心等研究机构。鼓励研究人员在高校和企业之间流动,鼓励高校老师创业创新,促进人工智能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四是加强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要坚定不移地加强人工智能芯片、机器学习应用、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不能仅靠国外开源的人工智能算法模式、框架或芯片来发展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要实现人工智能领域原始创新和赶超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人工智能算法、框架和芯片,这一切都依赖于基础理论探索和创新。

五是加快构建人工智能发展安全预警体系,加快新技术应用规则制定,从技术安全、产业安全、道德伦理安全、法律监管安全等方面全方位做好新技术应用风险防范,防止新技术滥用和误用,更好地促进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不断释放人工会智能发展滚滚红利。

张鑫:从人工智能发展史和技术成熟度现状来看,人工智能仍将长期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通用人工智能在可预见的未来仍难以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因此,当前阶段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经济社会冲击还不需要施行例如“全民基本收入”“机器人税”等全新政策设计,而是应当在现有政策框架基础上增加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新元素。我国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开放力度,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生态;另一方面亟须从补齐短板和改进规制等方面着手,为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和产业的“马拉松”式国际竞争长远谋划,打好基础。根据当前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现状所面临的问题,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完善投入机制,在人工智能领域大幅度提高基础研究投入。一方面,加大自然科学基金人工智能领域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进一步鼓励人工智能领域领先企业与自然科学基金设立联合基金资助定向基础研究。二是项目示范和资金引导聚焦产业基础层。一方面,在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布局的基础上,适度向人工智能芯片产业倾斜;另一方面,加大支持专用人工智能开源创新平台力度。三是促进政府数据的联通和开放。应着力推动部委间及区域间政府数据的汇集、确权和利用,加快非涉密政府数据对社会的开放。四是加大人工智能领域引才和人才培养力度,大力推动人工智能职业教育发展,并有效激励企业提供人工智能相关技能培训。五是加快人工智能相关法规、政策以及伦理规范的研究、调整与制定,既要扫除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制度障碍,又要尽量避免其对社会产生不利影响,并防止重大负面事件阻碍人工智能研发和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