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趋势研究/从舆情大数据观察城市交通出行

从舆情大数据观察城市交通出行

发布时间:2017-05-15 分类:趋势研究 来源:中国互联网信息办

从网约车补贴大战、交通运输部出台网约车新规,到滴滴出行并购优步中国;从一线城市排序之变,到各地纷纷推进绿色出行、智慧交通、“大数据+交通”的布局;从国家层面出台“八纵八横”高铁路网的宏大蓝图,到新一轮城市地铁与轻轨的规划建设;从拼车、顺风车、代驾、租车等网约车市场的细分,到摩拜单车等共享单车风靡京沪——不管你是自己开车或习惯使用网约车的上班族,还是尝试开网约车增加收入的司机;是期待本地借助高铁和机场建设增进发展的市民,还是常出门“看世界”的“驴友”;是热衷单车出行的年轻人,还是关注城市交通发展的专业人士——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或多或少地被城市出行的发展、变化、改革影响着,而关于交通出行的话题,也常常被媒体、网民、专业人士和普通市民谈论着。

    那么,当“我们”所代表的网民,对于城市的交通出行,到底在谈论什么?“我们”最关注哪些方面?在谈论交通时有哪些倾向、意见和看法?媒体、网民、政府对于这些话题的关注有哪些不同的解读和思路?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拟利用2016年1月1日至6月30日这半年来的城市出行舆情大数据,对22个重点城市交通出行的网络舆论进行整体呈现。

    “地铁”“机场”成为各城市最热门话题

    对22个城市的相关新闻报道进行词频分析,可以为每一个城市总结出最常出现的十大名词和十大动词,其中“地铁”“机场”出现在每一个城市的十大名词榜中,其次是“交通”(出现20次)、“公交(车)”(出现19次)、“轨道”(出现7次)、“司机”(出现7次)、“项目”(出现7次)、“航线”(出现5次)、“铁路”(出现5次)、“中国”(出现4次)、“公路/道路”(出现4次)、“五一”(出现4次)、“高铁”(出现3次)、“网约车/专车/滴滴”(出现3次)。

    舆情反映出,在22个城市中,“地铁”“机场”是最受舆论关注的交通工具或场所,主要关注点集中于新线路/航线的规划、建设、开通;其次是“自驾”(本文将其做动词分析,但由于与本部分联系紧密,故将其与其他名词一起对比),主要关注点集中于春节、小长假、周末的出行;再次是“公交(车)”等公共出行方式,并且在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等公共出行上,关注点常集中于“司机”和“公路/道路”状况等方面;最后是“铁路”“高铁”等城际出行方式,主要关注点在于高铁站的新建和开通等(见图1)。

    “开通”“建设”成为各地交通主要动态

    22个城市中,有20个城市的十大动词包含“自驾”,19个包含 “开通/通车”,其次是“建设”“招标”“运营”“施工”“新增”“规划”“开工”等(见图2)。

    可以说,这些关键词大都与一个或几个交通项目的建设环节有关,有前期的“规划”“投资”“招标”,中期的“开工”“建设”“施工”,完成期的“开通(通车)”“运营”,甚至后期的“改造”“管理”等各个环节。舆情反映出,在为期半年的监测中,22个城市都在城市交通方面有重大项目的建设与完工。从拥有不同环节关键词的情况,可以反推该城市的交通建设情况:监测期内,绝大部分(20个)城市都有重要交通项目已经“开通/通车”或“运营”,其次有不少(18个)城市正在“开工”“建设”“施工”,还有一些(10个)城市则处于“规划”阶段,但只有小部分(3个)城市有重要交通工程“改造”(见图3)。

    关联城市体现区域“一体化”“同城化”

    在不少城市的名词热词中,都出现了其他相关的省份、城市或区域名,有些地区看似与本市关联并不大,但深入研究却能发现交通发展对城市协同发展的促进作用:很多舆论中常出现的地名都与新航线、铁路线路的开通相关,或是本身就是该市周边的热门自驾游目的地,或体现了区域性的协同发展战略,如京津冀、长三角一体化等(见图4)。

    以哈尔滨为例,很多河北、山东的城市成为与之相关的高频词,如“石家庄”“青岛”“日照”“北戴河”(隶属秦皇岛市)等,这反映了民航的迅速发展。2016年3月,石家庄、秦皇岛、青岛均增开了前往哈尔滨的相关航线,其中石家庄、青岛往来哈尔滨的航线均是该机场的骨干航线。据2015年《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哈市当年交通运输总量为13158.1万人次,较2014年下降5.4%,但民航旅客运输总量达710.2万人次,较2014年增长14.5%,体现了哈尔滨民航业在本市对外交通上的重要作用。

    又如对于北京,河北、京津冀是其高频关联地名;对于石家庄,京津冀、北京、天津是其高频关联地名;对于天津,北京是其高频关联地名。京津冀一体化在网民和媒体中也得到了热烈的讨论和聚焦。

    在长三角的南京,扬州、上海、安徽、浙江都是其高频相关地;在上海,长三角、北京、江苏、杭州是其高频相关地;在杭州,临安、宁波、上海是其高频相关地。

    而在珠三角的广州,上海、南宁、东莞、深圳、佛山都是其热点地名词汇;在深圳,东莞、广州、济南则是其热点地名词汇。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地一体化的发展思路,明显地体现在交通舆情中。

    当然,作为首都的北京,更是一大半城市的高关联地名,是否与北京有直达的高铁或航线,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城市在交通出行和区位经济上的重要性;另外,不少城市及其附近的热门景点,也成为高频地名词汇,如杭州关联西湖,成都关联泸沽湖、稻城亚丁,石家庄关联北戴河、秦皇岛……热点城市与热点景区的发展休戚与共,往往一方的舆论口碑对另一方的旅游业也有重要的促进或负面作用。

    有趣的是,上海、天津、青岛、广州作为重要的港口城市和交通枢纽,在相关的新闻报道中,出现“中国”这一关键词的次数最多,似乎比起其他城市更具有全国视野;而成都则是在交通舆论中最具有“国际”气息的城市,在十大热点名词中唯一拥有“国际”一词。在与国外地区的关联中,上海的交通舆论出现“日本”“韩国”的次数最高,依次类推,重庆是“越南”,青岛是“美国”。

    交通舆论反映出城市的“性别友好”气氛

    在不少城市,“女性”“女子”“女乘客”等也常成为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一定程度上说明女性的出行和安全更容易引人关注。在郑州,含“女性”相关的交通新闻和网民贴文比例达14.47%,其次是济南(8.69%)、杭州(5.78%)、北京(5.50%)、上海(5.43%)、南京(5.32%)等地,而同样含“男性”“男子”相关的新闻,则要远低于该比例(见图5)。

    在北京,2016年3月起首都机场开设女性专用安检通道,不仅提高了通行的效率,而且很好地保护了女性隐私。在郑州,“女性”“专车”“歧视”都是该市独有的热点词汇,这与郑州公交推行的“女性专车”项目有关。为方便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高峰期乘车,同时避免女性在夏季遭到骚扰,2016年4月,郑州市906路公交车推出夏季女性专车,在夏季乘车高峰期时发出,仅限女性乘坐。这一新规引发本地热议,很多网友认为此举“贴心”;但也有男士表示“受伤”,甚至有质疑者表示这是对男性的“歧视”。不管如何,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等弱势群体在出行上的特殊照顾,以及对普通女性夏季出行时的保护,反映出一个城市在舆论中性别友好的程度。

    节假日与本地文化塑造城市的出行风貌

    在不少城市的关键词中还透露出本地文化的特点,比如“端午”是广州交通相关舆论中的十大热点名词之一,体现出广州人对端午节的重视。“赛龙舟”是端午节期间最大的活动项目,广州市内多地都会举办赛龙舟或龙船巡游活动,如何规划路线去参加龙舟比赛或参观龙舟巡游也是市民非常关心的话题。因此,“端午”“龙舟”成为广州特有的热点名词。“清明”“五一”则是南京交通舆论出现较多的节日,与之相关的“扫墓”“自驾”“路线”等词汇,表明南京人对这两个节假日的重视,而此时,临近的上海、苏州、扬州、安徽、浙江等地,则成为南京人最常去的目的地。另外,“春节/春运”是杭州、成都、南宁相关舆论最关注的节日话题。

    在本地特色文化与品牌方面,如青岛,“渔船”“航线”“克利伯”“海域”“帆船”“船员”等词语是活跃词语。克利伯环球帆船赛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业余环球航海赛事,每两年举办一次,青岛站作为赛段之一,是该赛事停靠次数最多的城市,借助这一赛事,青岛“帆船之都”城市品牌建设也在不断深化。

    在成都,随着以熊猫为主题的地铁3号线的建设运营,“3号线”“熊猫地铁”和“盼达号”等词一度骤升为新一届“网红”,成为本地文化和城市宣传的“新名片”,在新媒体产生千万级的关注量。

    在西安,“老区”“振兴”和“助推”等词是热词,主要是因为近年来陕西省一直致力于整合红色旅游资源助力革命老区发展……

    从舆论的角度去研究城市的交通出行,给了我们看待城市交通的第二视角。我们不仅能了解城市交通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动向,更重要的是,还可以了解网民和媒体在这些问题和发展中的情感、态度和立场。

    利用舆情大数据,我们能理解网民群体力量的作用,但同时,不以这种群体力量来为个人偏激、狭隘的文字和行为推脱。比如不再一边倒地“黑”某个城市的拥堵情况、不再做“键盘侠”去“人肉”地铁上的不文明乘客、不再仅以感性而非理性态度去欢迎或厌恶某种政策的落地;让我们关注城市社会的不平等、关切社会弱势群体的特殊出行需要,但同时,不以简单化、标签化的概念去看待所有事物,比如为孕妇、哺乳期妇女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为青少年在考试期间提供更合理的路线,为不会使用手机的老年人提供更便捷的打车服务;让我们理解城市协同发展与不均衡并存、智慧交通与出行难同在等城市发展背后的复杂逻辑,但同时,也要理解不同群体认知与行为的多元性,理解道德、法律、政治的复杂性,比如一条新地铁线路的开通可能会更照顾某些地区的发展,单一政策难以满足不同社会阶层的不同需要,大数据的利用能带来便利也暗藏隐忧……

    总之,透视城市的交通舆论,我们提出、批判、思考问题,讨论、推进、弘扬优秀的地方经验,但同时,也不能自以为正确、正直、正义,而是在网络这个“场域”中,在观点、文化、利益诉求的碰撞与交织中,在认知与行为的互构中,政府、网民、媒体、个人、组织、社会,一起建构出一个更美好、更善良、更合理的网络社群,为城市交通出行的改善,乃至整个城市面貌的提升群策群力。(朱燕: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主任舆情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