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趋势研究/国务院发布《“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国务院发布《“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17-03-01 分类:趋势研究

       日前,国务院正式发布《“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简称《规划》),这是新一轮大部制改革后第一个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规划》牢牢抓住“十三五”黄金时期,坚持交通运输服务人民的根本要求,以提高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率为中心,以优化服务供给结构为主线,加快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着力推进基础设施网络完善、运输服务一体衔接、运营管理智能高效、发展模式绿色安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战略支撑,对于更好发挥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作用、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十三五”时期,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处于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优化网络布局的关键期、提质增效升级的转型期,将进入现代化建设新阶段。《规划》提出,交通运输将坚持衔接协调、便捷高效,适度超前、开放融合,创新驱动、安全绿色的原则,到2020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交通运输网络覆盖加密拓展,综合衔接一体高效,运输服务提质升级,智能技术广泛应用,绿色安全水平提升,部分地区和领域率先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

据了解,《规划》充分吸纳了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等专项规划成果,确定了34项重点任务,明确了责任部门,立足加快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将更加突出支撑国家战略,突出各种运输方式融合发展,突出交通运输服务属性,突出转型升级、改革创新。

在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布局方面,将建设多向连通的综合运输通道,构建高品质的快速交通网,强化高效率的普通干线网,拓展广覆盖的基础服务网。在强化战略支撑作用方面,将打造“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开放通道,构建区域协调发展交通新格局,发挥交通扶贫脱贫攻坚基础支撑作用,发展引领新型城镇化的城际城市交通。在加快运输服务一体化进程方面,将优化综合交通枢纽布局,提升客运服务安全便捷水平,促进货运服务集约高效发展,增强国际化运输服务能力,发展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在提升交通发展智能化水平方面,将促进交通产业智能化变革,推动智能化运输服务升级,优化交通运行和管理控制,健全智能决策支持与监管,加强交通发展智能化建设。在促进交通运输绿色化发展方面,将推动节能低碳发展,强化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推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在加强安全应急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加快监管体系建设,推进应急体系建设。在拓展交通运输新领域新业态方面,将积极引导交通运输新消费,培育壮大交通运输新动能,打造交通物流融合新模式,推进交通空间综合开发利用。在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方面,将深化交通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交通市场化改革,加快交通投融资改革。

《规划》要求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加强规划组织实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法规标准体系,强化交通科技创新,培育多元人才队伍,切实做好《规划》的贯彻落实。
  《规划》中提到的关于提升交通发展智能化水平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

1. 促进交通产业智能化变革。

实施“互联网+”便捷交通、高效物流行动计划。将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贯穿于交通建设、运行、服务、监管等全链条各环节,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控制等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实现基础设施和载运工具数字化、网络化,运营运行智能化。利用信息平台集聚要素,驱动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转变,全面提升运输效率和服务品质。 

培育壮大智能交通产业。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导向,针对发展短板,着眼市场需求,大力推动智能交通等新兴前沿领域创新和产业化。鼓励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和新技术应用,加快建立技术、市场和资本共同推动的智能交通产业发展模式。

2. 推动智能化运输服务升级。

推行信息服务“畅行中国”。推进交通空间移动互联网化,建设形成旅客出行与公务商务、购物消费、休闲娱乐相互渗透的“交通移动空间”。支持互联网企业与交通运输企业、行业协会等整合完善各类交通信息平台,提供综合出行信息服务。完善危险路段与事故区域的实时状态感知和信息告警推送服务。推进交通一卡通跨区(市)域、跨运输方式互通。

发展“一站式”、“一单制”运输组织。推动运营管理系统信息化改造,推进智能协同调度。研究铁路客票系统开放接入条件,与其他运输方式形成面向全国的“一站式”票务系统,加快移动支付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推动使用货运电子运单,建立包含基本信息的电子标签,形成唯一赋码与电子身份,推动全流程互认和可追溯,加快发展多式联运“一单制”。

3. 优化交通运行和管理控制。

建立高效运转的管理控制系统。建设综合交通运输运行协调与应急调度指挥中心,推进部门间、运输方式间的交通管理联网联控在线协同和应急联动。全面提升铁路全路网列车调度指挥和运输管理智能化水平。开展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智慧公路建设试点,推动路网管理、车路协同和出行信息服务的智能化。建设智慧港航和智慧海事,提高港口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提升内河高等级航道运行状态在线监测能力。发展新一代空管系统,加强航空公司运行控制体系建设。推广应用城市轨道交通自主化全自动运行系统、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等,促进不同线路和设备之间相互联通。优化城市交通需求管理,提升城市交通智能化管理水平。

提升装备和载运工具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拓展铁路计算机联锁、编组站系统自动化应用,推进全自动集装箱码头系统建设,有序发展无人机自动物流配送。示范推广车路协同技术,推广应用智能车载设备,推进全自动驾驶车辆研发,研究使用汽车电子标识。建设智能路侧设施,提供网络接入、行驶引导和安全告警等服务。

4. 健全智能决策支持与监管。

完善交通决策支持系统。增强交通规划、投资、建设、价格等领域信息化综合支撑能力,建设综合交通运输统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充分利用政府和企业的数据信息资源,挖掘分析人口迁徙、公众出行、枢纽客货流、车辆船舶行驶等特征和规律,加强对交通发展的决策支撑。

提高交通行政管理信息化水平。推动在线行政许可“一站式”服务,推进交通运输许可证件(书)数字化,促进跨区域、跨部门行政许可信息和服务监督信息互通共享。加强全国治超联网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加快推动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电子化,推进非现场执法系统试点建设,实现异地交换共享和联防联控。加强交通运输信用信息、安全生产等信息系统与国家相关平台的对接。

5. 加强交通发展智能化建设。

打造泛在的交通运输物联网。推动运行监测设备与交通基础设施同步建设。强化全面覆盖交通网络基础设施风险状况、运行状态、移动装置走行情况、运行组织调度信息的数据采集系统,形成动态感知、全面覆盖、泛在互联的交通运输运行监控体系。

构建新一代交通信息基础网络。加快车联网、船联网等建设。在民航、高铁等载运工具及重要交通线路、客运枢纽站点提供高速无线接入互联网公共服务。建设铁路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布局基于下一代互联网和专用短程通信的道路无线通信网。研究规划分配智能交通专用频谱。

推进云计算与大数据应用。增强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服务功能。强化交通运输信息采集、挖掘和应用,促进交通各领域数据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跨部门共享共用。推动交通旅游服务等大数据应用示范。鼓励开展交通大数据产业化应用,推进交通运输电子政务云平台建设。

保障交通网络信息安全。构建行业网络安全信任体系,基本实现重要信息系统和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可控,提升抗毁性和容灾恢复能力。加强大数据环境下防攻击、防泄露、防窃取的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加强交通运输数据保护,防止侵犯个人隐私和滥用用户信息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