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详细解析智慧交通控制系统的构成
发布时间:2017-09-12 分类:交通百科
建立智慧交通控制系统缘由
设立交通智慧监视及控制系统与资讯显示设备,以提升事故侦测与处理速度,增进行车安全,提升整体交通管理效率。
智慧交通控制系统目标
1. 增加驾驶者的安全及保护
2. 提供旅行者资讯服务
3. 增进事故处理及紧急应变作业效率
4. 提升公路管理效率,纾缓交通壅塞
智慧交通控系统架构图
智慧交通控制系统依功能分为六大部份:
一、资料收集系统:
车辆侦测器:设于进出口匝道、两交流道间及多事故路段,应用电磁感应微波侦测等原理,侦测交通流量、占量,并计算速率、车种及车距。
环路线圈式
路侧微波式
天气气候侦测器:设于天候不良路段,侦测浓雾、强风及大雨等不良天候状况。
浓雾侦测器
风力侦测器
雨量侦测器
隧道事件侦测器:利用隧道闭路电视摄影机影像,经过软体分析是否有事件发生,并自动提供警讯告知交管中心值班人员。
隧道事件侦测器
闭路电视摄影机:设于收费站、隧道、高架道路、主线拥堵路段、交流道及天候不良路段,掌握了解道路交通状况。
闭路电视摄影机
电子收费系统:利用电子收费系统所搜集车辆通过收费站地点及时间资料,计算车辆起讫及路段旅行时间。
电子收费系统
隧道机电系统:搜集隧道机电系统所监控设备状况,例如火警、空气品质等据数,作为反应计画的输入资讯,并执行必要的管制策略。
人工通报系统:用路人利用高速公路 免费专线、紧急电话机等通报路况,工务段巡路人员或高速公路警察则可利用无线电通报路况。
人工通报系统
紧急电话:一般路段两侧每1公里、隧道内每175公尺、高架路段每500公尺1座,拿起话筒后可直通交管中心值班人员通报紧急事件。
二、资讯显示设备系统:
路径导引标志:设于系统交流道前方,平时提供路网旅行时间等一般资讯,遇有前方事故时,提供改道资讯。
资讯可变标志:设于交流道出口、隧道入口、收费站及多事故路段,提供前方道路资讯,警示用路人或改道参考。
旅行时间标志:提供中短途旅次旅行时间资讯。
路径比较旅行时间标志:设于平面与高架路段衔接处,提供平面与高架不同路径的旅行时间比较。
天气气候警示标志:设于天候不良路段,每1公里布设1组,且于其上游1公里亦布设1组,提供强风、大雨、浓雾状况,以警示用路人。
三、交通管制系统:
匝道仪控系统:利用车辆侦测器、信号与标志,管制进入高快速公路主线车流量,依据主线及匝道的车流状况来决定匝道的仪控率(辆/小时,每小时放行的车辆数),当主线车流量接近容量时,降低匝道仪控率,反之则提高仪控率。由维持主线车速,以提高整体通过车流量,当匝道等候车辆影响到平面道路时,则提高仪控率以减少对地方车流影响。
匝道仪控制
速限可变标志:设于天候不良路段、几何线型变化较大路段及隧道,可依据交通状况实施速率控制,增进行车安全。
车道管制号志:设于隧道或高架道路主线入口前,平时显示绿色箭号表示可通行,事故或施工需封闭车道时,则显示红色叉号。
隧道广播系统:隧道广播系统分播音及播放两系统。
(1) 播音系统:隧道区遇有交通事故时,相关控制中心直接广播,通知用路人紧急处理或疏散。
(2) 播放系统:接收FM广播电台之讯号,再经FM转播机,在隧道内播放。
四、交通资讯提供:
资讯补给站:于各服务区设置,使用路人能在站内获得完整的国道资讯。运用交控系统及人工通报资讯,以电话语音、网际网路、互动式多媒体资讯站等,提供给路人国道资讯路况。
有线电视:各区交管中心所搜集即时影像及交通资讯,提供有线电视经营者加值服务,扩大资讯发布。
网际网路系统:各区交管中心所搜集交通资讯及即时影像,除在本局交通资讯系统网站公布以外,亦提供给公共资讯网站使用。
广播:各区交控中心人员定时与地方交通专业电台及警察广播电台连线报导高速公路交通现况。
加值业者(手机、车载机):
1.提供交通资讯加值业值者交通资讯及车流影像等相关资料。
2.加值业者透过手机、车载机等设备,以提供即时车流影像、拥堵状况、车速、发生事件、交控策略、旅行时间等交通资讯,以便用路人调整行程规划。
五、交控系统资讯交换:智慧交通控制系统资讯可对公路总局交控系统、地方政府交控系统进行外部资讯交换,交换内容包含事件、交通资讯、CCTV影像等。
六、交管中心:其主要任务包括搜集与监控交通状况,掌握即时路况资讯,实施各种交通管理策略,以缩短行车时间并增进行车安全。以及发布即时交通资讯,提供驾驶人了解目前的车流状况及交管措施,作为行车参考。
未来展望:持续建置高、快速公路整体路网交通管理系统,使整体路网交通控制设施更完善,以提升整体路网管理效率,增进行车安全。引进先进科技,如地理资讯系统(GIS)、事件自动侦测功能(IID),结合电子自动收费系统(ETC)、路网管理系统及先进交通管理策略,强化路网管理功能,智慧停车系统,同时加强用路人资讯提供,使高快速公路成为更安全、更便捷之智慧型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