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新闻播报
发布时间:2019-02-21 分类:行业资讯
01、重庆高新区开建全市最大智能立体停车楼
记者近日从重庆高新区建设局获悉,重庆高新区已开建目前全市最大智能立体停车楼项目,采用高科技的搬车机器人为你服务,市民完成存取车不到2分钟,预计今年完工后将提供停车位615个。
这栋智能立体停车楼位于九龙坡区科城路、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北门东侧,总建筑面积2.3万余平方米,总投资约7800余万元。
“城市停车难问题日益凸显,智能停车技术和智能立体停车楼将为解决这个难题提供新的方案。”重庆高新区建设局负责人介绍,新建的智能立体停车楼将智能停车库与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公共卫生间等公共服务设施整合在一起,在满足停车需求的同时,还可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公共服务。
据了解,这栋智能立体停车楼为全程智能控制管理,不仅采用先进的搬车机器人,进出口安装车辆自动检测和生命智能感知系统,还有自动旋转调头和车辆自动对准装置,支持网上、手机APP预约停车位和停车缴费,车主无需进库、随到随走,存取车一次用时不超过2分钟。
同时,停车库还提供无线充电服务,库内设计安装了小功率电磁感应式和大功率谐振式无线充电供电装置,不同型号电动汽车在停放期间均可进行充电。
来源:重庆日报
02、北京老旧小区整治违建拆除变立体停车楼
海淀区毛纺北小区是北京市10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试点之一,在完成加装电梯工作后,该小区安装了4层停车楼,将为毛纺北小区和北侧的部队家属院提供140个停车位。
毛纺北社区书记谢玉华介绍,毛纺北小区是建于1992年的老旧小区,一直存在停车难问题。在这次改造中,清河街道、社区以及“清河实验”课题组通过前期摸底调查,根据小区78.8%居民意愿,将立体停车设施选在了小区和北侧相邻部队家属院之间的两处违建处。立体停车设施设置升降横移立体停车位140个,平面清洁能源停车桩专用停车位10个。
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地区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清河街道还完成了养老驿站建设前期准备。在前期调查问卷中,有84.9%的业主认为应该将小区门口长期用于经营小旅馆的“欣得公寓”改造成养老驿站。为此,清河街道主动联系协调该处公寓的产权方,将4300平方米的商务楼整体租赁下来,全部用于社区公益用途,其中1000多平方米将用于建设养老驿站。届时,毛纺北小区将成为首个一次性实现电梯、停车、养老三方面自选类改造的试点小区。
来源:鲁东网
03、Parkopedia在中国为奔驰A级车提供停车服务
Parkopedia目前通过奔驰导航系统MBUX提供路外停车数据,从中国的新款奔驰A级车开始,该停车服务将扩展到更多进口和本地生产的奔驰车型。Parkopedia提供中国87个城市的49000个停车场和车库的详细信息,最近通过任命新的中国区董事总经理丁贤,加强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
在中国拥有最多汽车客户的停车服务提供商Parkopedia今天宣布,其停车服务现已在中国的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上推出,其中A级车率先享用这项服务。该停车服务将作为奔驰COMAND Online在线导航系统的一部分,部署到所有本地生产和进口A级车上。
Parkopedia服务提供有关停车场的详细信息,包括价格、营业时间、精确位置以及车主关心的许多其他相关信息,同时还动态更新停车位信息,让停车更加便利。
Parkopedia新任中国区董事总经理丁贤在评论这条消息时表示:“我们很高兴与戴姆勒合作,直接与中国的奔驰车相整合,为车主提供优质的服务和最佳停车信息。能成为以‘唯有最好’(The best ornothing)为品牌主张的奔驰汽车的供应商是一种真正的荣誉。”配备COMAND Online导航系统的新款奔驰A级车目前可使用这项服务。
来源:硅谷动力
04、咸宁城管缓解城区停车难今年施划停车位5000个
2月15日,记者从市城管执法委获悉,为缓解停车难,今年,该委将按照“应规尽规、应划尽划、应管尽管、应处尽处、应收尽收”的理念,持续推进违停车辆专项整治。
据介绍,去年,该委制定停车泊位三年规划,施划停车泊位6168个,拖移违停车辆8637台次,处理“僵尸车”约300台,市中心城区违停现象明显好转。
今年,该委将坚持应规尽规,原则上城区所有可以划线的空地都规划停车泊位;坚持应划尽划,所有已规划停车泊位的空地科学划线,提高施划质量;坚持应管尽管,加快建成违停车辆移动抓拍系统,提高违停现象发现管理力度;坚持应处尽处,通过违停车辆管理系统,落实处罚措施;坚持应收尽收,探索建立“智慧停车”收费系统,以收费促进车辆更快流动,提高停车位使用效率。
据了解,今年,该委将在火车站、商业区等城区重点地段新建10个小微停车场,施划临街停车泊位5000个,加强对道路车辆停放的管理,助力构建有序畅通的交通环境。
来源:咸宁新闻网
05、合肥一批公共停车场将启用
记者从合肥城建部门获悉,2019年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新建公共停车场,将根据停车设施来实施奖补,推进停车场科学布点。
去年,全市开工建设公共停车场13660个泊位,截至目前,三联小区、木材加工厂、瑶海公安分局等停车场共计5348个泊位已建成。按照机动车保有量和停车位配比低限测算,需156万个停车位,全市停车位有130万个,缺口大约为26万个。2019年,合肥将把停车场建设作为服务民生的重要举措,大力予以推进。
今年,黄山路与怀宁路交口、亳州路与一环路交口、王下份等公共停车场将很快投入使用。全市的公共停车场建设项目还将继续加快脚步,杏花公园、合肥市体育馆、合肥经开区大学城绿轴地下空间都将被充分利用,新建公共停车场。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外,今年还计划在深圳路、翡翠路至合九铁路区域、合铜路等配套建设停车场。”
为推进公共停车场科学布点,化解选址难题,节后建设部门要求在新建广场、学校操场、公园绿地等公共设施应同步建设地下公共停车场,并鼓励对既有广场、学校操场、公园绿地等进行改造,建设地下公共停车场。
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新建公共停车场,将根据停车设施来实施奖补。其中,地面车位建安费估算10000元/停车位,奖补标准为1000元/停车位。地上自走式停车楼建安费估算80000元/停车位,奖补标准为20000元/停车位。地下停车位建安费用120000元/停车位,奖补标准则为30000元/停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