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各国无人驾驶之战已拉开序幕

各国无人驾驶之战已拉开序幕

发布时间:2016-12-02 分类:行业资讯

随着经济、高科技、互联网等各方面的发展,各种高新产品已经逐渐的出现的众人面前,而无人驾驶也是其中的一种,且各国都在为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做好了准备。

无人驾驶是21世纪初的产业制高点

据摩根斯丹利预测,到2030年,无人驾驶产业的规模将达到6万亿美金。超过世界上GDP排在第三位的日本1万亿美金。

此外,无人驾驶的市场需求和应用前景也非常广阔。无人驾驶将解决拥堵、停车难等城市发展中的难题。无人驾驶技术还可用于物流、共享出行等领域,有着极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三、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汹涌,驱动力是AI和大数据,然而AI产业化最大的机会是无人驾驶,只有无人驾驶产业最有可能使得AI的应用规模化,打通产业链条,形成规模经济。

无人驾驶之于AI正如当初的iphone之于移动互联网,实际上是iphone构建了整个移动互联网的产业链条。

汽车产业作为AI载体的另外一个优势是单个产品价值较高,在汽车另外安装一台几万元的超级计算显得不那么难以接受。

各国无人驾驶之战已拉开序幕

各国无人驾驶之战已拉开序幕

无人驾驶整车制造

整车制造商是整个生态系统的龙头,他们需要整合技术,提供最终消费产品,制定合理的价格并打开市场销路。足够的销量才能使得产业链条的参与者不断通过规模降低成本。比如Nokia就不能制造出体验良好的智能手机,始终不能推动生态系统向前发展。

美国的整车制造商列表非常有竞争力,结构合理,实力雄厚。除了传统汽车巨头福特和通用之外,特斯拉已经成功地证明了自己具备引领潮流的能力。特斯拉在售价7万美元以上的市场占据垄断地位,这使得它有机会以最快的速度将无人驾驶汽车交付到用户手中,因为它的每一辆售出车型都能够联网,具备相应传感器,提供相应驾驶数据。

苹果的实力毋庸置疑,这个企业成功地搭建了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目前在人工智能领域疯狂砸钱,是人工智能生态发展的一个有力推动者。苹果将会在2017年决定自己的技术路线。

通用和福特为推进无人驾驶量产速度,进行了激进的并购和投资。比如通用花了10亿美金收购CruiseAutonation,其创始人KyleVogt就是机器人领域的大牛,30岁的年轻富豪。福特则收购了以色列机器视觉公司SAIPS,与百度一起投资了LIDAR鼻祖威力登,投资了3D地图公司CivilMaps。

中国在无人驾驶整车制造商的名单列表竞争力较弱。北汽、长安的战略重点目前是发展传统燃油车,还不能产生出强劲的正向现金流,支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北汽的举措比较激进,北汽与百度在紧密合作。长安汽车处于跟随状态,相对也比较务实。乐视和蔚来汽车都具备了强大的研发制造团队,然而在资金链上比较窘迫,他们需要首先在电动车上获得成功。而且还需要从政府那里取得制造商的资质。

德国的整车制造企业非常强势,尤其是在豪华车市场上几乎没有敌手,奔驰、宝马、奥迪将成为特斯拉在高端市场上最大的竞争对手。德国人的优势在于硬件制造,他们能否变软?笔者曾与宝马、奔驰、大众等公司合作过车联网项目,车企在软件上的表现令人堪忧。奔驰已经在无人驾驶大巴、卡车上也有激进的布局。德国车企的企业家具有巨大的危机感,这是他们前进的动力。

日本整车制造商实力也很雄厚,丰田是目前世界上市值最高的传统汽车企业。这家汽车在今年年初时宣布组建用于无人驾驶和机器人研究的TRI,投资10亿美金,聘请前美国国防部机器人领域项目总监吉尔·普拉特出任CEO,并挖角了谷歌机器人团队总监出任TRI的CTO。与斯坦福大学、MIT和密歇根大学建立联合试验,开发无人驾驶汽车。本田一直在做机器人项目研发,人形机器人ASIMO具有广泛的知名度。日系车企在无人驾驶量产企业的计划比较激进,他们希望能够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运营量产的无人驾驶汽车。

日本车企和德国车企的短板是一样的,在互联网软件开发,人工智能领域缺乏建树。在无人驾驶终端消费产品制造环节,美国具有强大的领先优势,日德次之,中国车企的压力非常巨大。中国的传统车企不够强大,新兴公司正面临着自己人设置的进入门槛。

自动驾驶AI系统

在无人驾驶AI系统,美国的实力依然最强,但中国企业的实力非常接近。需要指出的是,阿里巴巴的马云和王坚已明确指出会与车企合作开发无人驾驶系统,最大可能是会与上汽合作实现这一功能。华为已经与东风和长安分别展开合作,帮助这两家车企进行完全无人驾驶系统的研发,华为今年的战略重点是人工智能,且已在汽车领域做了充分布局,并已有一套实现无人驾驶的解决思路。

软银是日本最具有竞争力的科技公司,斥资320亿美金收购了芯片公司ARM,使得软银具备了通讯、芯片等多方面能力,并与本田联合开发无人驾驶汽车。德国在AI系统方面储备不足,这是强大的德国汽车工业的“阿喀琉斯之踵”。

无人驾驶芯片

芯片产业完全是美国公司的天下,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作为制造大国,世界上超过一半的芯片销往中国市场,中国每年芯片进口金额超过2000亿美金,这个金额已超过石油进口的金额。

无人驾驶芯片目前最具竞争力的公司是英伟达,这家企业目前牢牢掌握住了AI计算芯片和服务器的市场。

当然,这个市场的竞争才刚刚开始,英特尔、高通通过疯狂收购,试图缩小与英伟达之间的差距,没有一家芯片设计和制造商能够容忍错误AI计算时代。这个行业的并购可称之为丧心病狂。

软银通过收购ARM在芯片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中国的华为勉强可以在这里打个酱油。

尽管中国已经成立了总规模超过千亿元的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然而我们在芯片产业的难度恐怕要比整车制造领域大得多。此前紫光集团有一些收购,多集中的手机芯片领域,道阻且长。

其他关键配件

无人驾驶核心的配件为感知系统,目前最重要的感知体系为Lidar,世界上目前有3家Lidar公司,美国占据两家,德国一家。

Quanergy这家企业有中国企业家的背景。包括联合创始人TianyueYu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天资资金中有TEEC——清华大学企业家联合会天使基金,包括清华苏州汽研院的清研资本。这是唯一的安慰。

德国企业在零部件领域有着雄厚的实力,这是德国汽车工业如此强大的重要原因。虽然不在四国之内,但以色列的mobileye具备很强的竞争力。

研究机构和研发重镇

无人驾驶最具竞争力的研发重镇目前主要坐落在美国,硅谷是目前无人驾驶的全球中心,任何一个有雄心壮志的企业,均会在硅谷设立研发中心,招募无人驾驶领域的天才。另外,在美国的底特律、匹兹堡也非常具有竞争力,成为全球无人驾驶产业的副中心。底特律拥有通用、福特和密歇根大学,无论是丰田、谷歌、还是其他的供应商,必须要去底特律设立一个研发中心。匹兹堡之所以有机会,鉴于两点:Uber将其先进技术研发中心设在了匹兹堡;另外,匹兹堡所在的卡内基梅隆大学是全球无人驾驶最知名的高校之一。

德国的慕尼黑是另外一个有希望争夺无人驾驶全球副中心的一个城市,这里除了云集宝马、奥迪这些知名车企外,包括慕尼黑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等知名教育机构,能为此发挥作用。中国的北京也许有很大的机会参与竞争,因为这里的智力资源非常密集,且有大量的创业公司,然而北京市政府在这个方面行动迟缓。

在无人驾驶产业,美国在整个产业链条上具有不可动摇的优势,而中国在AI系统,初创企业方面具有优势,日德在无人驾驶整车制造上占据优势。此外,中国还有一个重要的优势,就是拥有全球最大的单一汽车市场,这将有助于中国的企业迅速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