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交通百科/浅谈:充电桩市场应探索符合需求的运营模式

浅谈:充电桩市场应探索符合需求的运营模式

发布时间:2020-05-21 分类:交通百科

充电桩在我国电动汽车推广与发展中一直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普通民众都对其充满信心。但当前行业现状表明,充电桩企业想要真正生存下去是极艰难的,通过电费差价、服务营收和增值服务获得的利润微乎其微,整条产业链中大半企业都处于亏损状态,这不仅使中小企业与外界资本望而却步,也制约了行业整体发展速度。在公共充电桩大规模建设的现状下,探索能够使企业盈利的创新运营模式成为当下桩企的“必修课”。

充电桩

充电桩市场前景依然可观

2016年9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和城市停车场建设,研究通过的《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指出,把城市合理规划布局和建设停车场结合起来,加快配建充电桩、城市充换电站、城际快充站等设施;新建住宅停车位建设或预留安装充电设施的比例应达到100%。同时,《意见》鼓励企业结合“互联网+”创新商业合作与服务模式,创造更多经济社会效益。

业内人士指出,在2015年至2020年五年里,仅充电桩的设备制造和安装需求就是千亿级别的市场。一个普通桩的成本均价在5000元~20000元,一个快充桩成本普遍超过10万元。除充电桩设备建设的巨大需求外,其运营以及衍生价值,也极大扩张了其市场容量。

在技术层面,行业内由于充电桩的技术标准和投产规范都已趋于平稳,所以充电桩产业在技术层面已基本不存在发展阻碍,随着充电接口和通信协议标准的不断完善和统一,新旧充电桩与电动汽车在兼容性的问题上不断得到改善,普及率也随之上升。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27.9万个,其中交流充电桩12.3万个、直流充电桩9.3万个、交直流一体充电桩6.3万个。8月较7月新增公共类充电桩3959个。从2017年9月到2018年8月,月均新增公共类充电桩约7728个。

当前,新能源汽车在经济较发达城市的推广力度较大,车主也较多,充电基础设施数量也随之上涨。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方面北京拥有充电桩数量最多,达41646个;上海则拥有充电桩35310个;广东拥有充电桩34628个。

不仅如此,各省市充电桩数量还在快速上涨。据最新消息,北京市发改委又新批复了31个公用充电桩项目,王府井、龙芯产业园等多个人流集中地段,都将新添公用充电桩。此外,北京市发改委官网集中公布的公用充电桩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批复书显示,这些新增的公用充电桩几乎覆盖全市,为北京新增1628个充电桩。

应探索符合需求的运营模式

充电桩产业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诸多问题。对行业来说,当前推广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运营模式。运营模式不够透明、盈利手段不够清晰,一直以来都是充电桩从业者们面临的核心问题。

据了解,目前大部分充电桩运营项目是亏损的,当前的桩站营收主要靠运营服务费、国家补贴、电费差价和增值服务等,由于电力行业的性质,导致在电费差价与服务营收较为微薄,国家补贴成为桩企营收的重要来源。

同时,无论是用地的租赁方式还是买断方式,高额的用地成本是众多桩企头疼的主要因素。一些企业和个人想在小区建设充电桩,但实现很难,小区规划电力可能不够,还会有接线安全、住户充电时间分配等问题混搅在一起,使充电桩无处安放。

充电桩企业一直试图改变亏损的现状。目前,在桩站铺设广告收取广告费,或同商家合作等手段已被业内外所认同,同时利用互联网理念提出更广的消费切入点也成为未来新能源运营方向的大趋势。

但如今运营商各自为战,建立属于自己的结算系统,这对企业来说无可厚非,但对车主来说十分不便。运营商太多,各自的充电桩数量却有限,车主为满足日常充电需求要办理多个运营商的缴费卡;与充电桩相关的手机APP已经超过100款之多,但几乎所有企业都只提供自家充电桩的搜索定位服务。

如此下来,很多“烧不起钱”的中小企业熬不到行业“春暖花开”的那天,行业巨头们的优势更加明显。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规模化充电桩运营企业只有16家(充电设施保有量大于1000个)。在未来行业发展过程中,新技术、新思路或许会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现,但就目前来看,新能源汽车包括充电桩产业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无论是满足更快更安全的充电方案等社会需求,还是探索更优化盈利模式的企业发展需求,都需要全产业链的共同努力,任重而道远。